Featured image of post mysql

mysql

SELECT的执行流程

alt text

  1. 连接器:建立连接,管理连接,校验身份
  2. 查询缓存:查询语句如果命中缓存则直接返回,否则继续往下执行。Mysql 8.0已删除。
  3. 解析SQL:通过解析器对SQL查询进行词法分析,语法分析,然后构建语法树
  4. 执行SQL:执行SQL共有三个阶段
  • 预处理阶段:检查表或字段是否存在,将selct *中的*符号扩展为表上所有的列
  • 优化阶段:基于查询成本考虑,选择查询成本最小的执行计划
  • 执行阶段:根据执行计划执行SQL查询语句,从存储引擎读取记录,返回给客户端 、

alt text

数据是怎么存储的

MySql硬盘文件
*.opt:存储当前数据库的默认字符集和字符校检规则
*.frm:存储表结构
*.ibd:存储表数据

表空间文件的结构是怎么样的?

表空间由段(segment)、区(extent)、页(page)、行(row)组成

alt text

  1. 行: 数据库表中的记录都是按行进行存放的,每行记录根据不同的行格式,有不同的存储结构。
  2. 页:记录是按行来存储的,但是数据库并不以为单位,否则一次读取就是一次I/O操作。InnoDB的数据是按为单位来读取的 ,默认每个页的大小为16kb。
  3. 区:在表中数据量大的时候,为某个索引分配空间的时候就不再按照页为单位分配了,而是按照区(extent)为单位分配。每个区的大小为 1MB,对于 16KB 的页来说,连续的 64 个页会被划为一个区,这样就使得链表中相邻的页的物理位置也相邻,就能使用顺序 I/O 了
  4. 段:表空间是由各个段(segment)组成的,段是由多个区(extent)组成的

InnoDB 行格式有哪些?

InnoDB 提供了 4 种行格式,分别是 Redundant、Compact、Dynamic和 Compressed 行格式。

  • Redundant 是很古老的行格式了, MySQL 5.0 版本之前用的行格式,现在基本没人用了。
  • Compact 是一种紧凑的行格式,设计的初衷就是为了让一个数据页中可以存放更多的行记录,从 MySQL 5.1 版本之后,行格式默认设置成 Compact。
  • Dynamic 和 Compressed 两个都是紧凑的行格式,它们的行格式都和 Compact 差不多。从 MySQL5.7 版本之后,默认使用 Dynamic 行格式

Compact格式:

  1. 变长字段长度列表:varchar(n) 和 char(n) 的区别是什么,相信大家都非常清楚,char 是定长的,varchar 是变长的,变长字段实际存储的数据的长度(大小)不固定的。「变长字段长度列表」的信息是按照逆序存放的

  2. NULL值列表:表中的某些列可能会存储 NULL 值,Compact 行格式把这些值为 NULL 的列存储到 NULL值列表中默认占1个字节 如果存在允许 NULL 值的列,则每个列对应一个二进制位(bit),二进制位按照列的顺序逆序排列。

  3. 记录头信息:delete_mask标识是否被删除,next_record下一条记录的位置

alt text

二进制位的值为1时,代表该列的值为NULL。
二进制位的值为0时,代表该列的值不为NULL。 alt text

varchar(n) 中 n 最大取值为多少?

  • MySQL 规定除了 TEXT、BLOBs 这种大对象类型之外,其他所有的列(不包括隐藏列和记录头信息)占用的字节长度加起来不能超过 65535 个字节。
  • 一行数据的最大字节数 65535,其实是包含「变长字段长度列表」和 「NULL 值列表」所占用的字节数的。所以, 我们在算 varchar(n) 中 n 最大值时,需要减去 storage overhead 占用的字节数。
  • 如果有多个字段的话,要保证所有字段的长度 + 变长字段字节数列表所占用的字节数 + NULL值列表所占用的字节数 <= 65535。

行溢出后,MySQL 是怎么处理的?

发生行溢出,多的数据就会存到另外的「溢出页」中。 alt text

索引

按「数据结构」分类:B+tree索引、Hash索引、Full-text索引。
按「物理存储」分类:聚簇索引(主键索引)、二级索引(辅助索引)。
按「字段特性」分类:主键索引、唯一索引、普通索引、前缀索引。
按「字段个数」分类:单列索引、联合索引。 alt text 创建的主键索引和二级索引默认使用的是 B+Tree 索引。

主键索引的 B+Tree 和二级索引的 B+Tree 区别如下:

  • 主键索引的 B+Tree 的叶子节点存放的是实际数据,所有完整的用户记录都存放在主键索引的 B+Tree 的叶子节点里;
  • 二级索引的 B+Tree 的叶子节点存放的是主键值,而不是实际数据。

B+树

B+Tree 是一种多叉树,叶子节点才存放数据,非叶子节点只存放索引,而且每个节点里的数据是按主键顺序存放的。 每一层父节点的索引值都会出现在下层子节点的索引值中,因此在叶子节点中,包括了所有的索引值信息,并且每一 个叶子节点都有两个指针,分别指向下一个叶子节点和上一个叶子节点,形成一个双向链表。

优点:
B+Tree 存储千万级的数据只需要 3-4 层高度就可以满足,这意味着从千万级的表查询目标数据最多需要 3-4 次磁盘 I/O, 所以B+Tree 相比于 B 树和二叉树来说,最大的优势在于查询效率很高,因为即使在数据量很大的情况,查询一个数据的磁盘 I/O 依然维持在 3-4次。

回表

如果我用 product_no 二级索引查询商品,如下查询语句: select * from product where product_no = '0002'; 会先检二级索引中的 B+Tree 的索引值(商品编码,product_no),找到对应的叶子节点,然后获取主键值,然后再通过主键索引中的 B+Tree 树查询到对应的叶子节点,然后获取整行数据。这个过程叫「回表」,也就是说要查两个 B+Tree 才能查到数据。

覆盖索引

在二级索引的 B+Tree 就能查询到结果的过程就叫作「覆盖索引」,也就是只需要查一个 B+Tree 就能找到数据。

Mysql什么使用B+树而不适用B树

B+树只在叶子节点存储数据,而B树的非叶子节点也要存储数据,所以B+树的单个节点的数据量更小,在相同的磁盘I/O次数下,就更查询更多的节点。

为什么不适用Hash索引

hash索引适合单个查询,不适用于进行范围查询

什么时候适用索引?

  • 字段有唯一限制的,比如商品编码
  • 经常用于where条件的
  • 经常用于GROUP BYORDER BY的字段。这样在查询的时候就不需要再去做一次排序,因为我们知道建立索引之后再B+树的记录是排序号的

有什么优化索引的方法?

  • 前缀索引优化;
  • 覆盖索引优化;
  • 主键索引最好是自增的

InnoDB 创建主键索引默认为聚簇索引,数据被存放在了 B+Tree 的叶子节点上。也就是说,同一个叶子节点内的各个数据是按主键顺序存放的,因此,每当有一条新的数据插入时,数据库会根据主键将其插入到对应的叶子节点中。

如果我们使用自增主键,插入一条新记录,都是追加操作,不需要重新移动数据,因此这种插入数据的方法效率非常高。

如果我们使用非自增主键,每次插入主键的索引值都是随机的,因此每次插入新的数据时,就可能会插入到现有数据页中间的某个位置,这将不得不移动其它数据来满足新数据的插入,通常将这种情况称为页分裂。页分裂还有可能会造成大量的内存碎片,导致索引结构不紧凑,从而影响查询效率。

  • 防止索引失效;
  • 索引最好设置为 NOT NULL

alt text

事务

事务有哪些特性

  • 原子性
  • 一致性
  • 隔离性
  • 持久性

并行事务会引发什么问题?

  1. 脏读 如果一个事务读到了另一个 未提交事务修改过的数据 ,就意味着发生了脏读

alt text 2. 不可重复读 在一个事务内多次读取同一个数据,如果出现前后两次读到的数据不一样的情况,就意味着发生了 不可重复读 现象。

alt text 3. 幻读 在一个事务内多次查询某个符合查询条件的 记录数量,如果出现前后两次查询到的记录数量不一样,就意味着发生了幻读现象

alt text

三者严重性:

alt text

事务的隔离级别有哪些?

  • 读未提交:一个事务还没提交时,他做的变更就能被其他事务看到
  • 读已提交:一个事务提交后,他做的变更就能被其他事务看到
  • 可重复读:一个事务执行过程中看到的数据,一直跟这个事务启动时看到的数据是一致的,Mysql InnoDB引擎的默认隔离级别
  • 串行化:会对记录加上锁,在多个事务对这条记录进行读写操作是,如果发生了冲突的时候,后访问的事务必须等待前一个事务实行完成。

四种隔离级别具体是如何实现的呢

  • 对于「读未提交」隔离级别的事务来说,因为可以读到未提交事务修改的数据,所以直接读取最新的数据就好了
  • 对于「串行化」隔离级别的事务来说,通过加读写锁的方式来避免并行访问
  • 对于「读提交」和「可重复读」隔离级别的事务来说,它们是通过 Read View 来实现的,它们的区别在于创建 Read View 的时机不同,大家可以把 Read View 理解成一个数据快照,就像相机拍照那样,定格某一时刻的风景。「读提交」隔离级别是在「每个语句执行前」都会重新生成一个 Read View,而「可重复读」隔离级别是「启动事务时」生成一个 Read View,然后整个事务期间都在用这个 Read View。

启动事务:

  • 执行了 begin/start transaction 命令后,并不代表事务启动了。只有在执行这个命令后,执行了第一条 select 语句,才是事务真正启动的时机;
  • 执行了 start transaction with consistent snapshot 命令,就会马上启动事务。
本文总阅读量 次 本文总访客量 人 本站总访问量 次 本站总访客数
使用 Hugo 构建
主题 StackJimmy 设计